為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提升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水平,興慶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林長制工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科學推進國土綠化,保護發展林業資源,持續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優勢,以切實有效的舉措勾勒出一幅生態與發展相得益彰的美麗畫卷。
高位推動,堅持在組織保障上悉心畢力。興慶區秉承“黨政同責、分級負責”的工作原則,齊抓0共管、整體推進。一是初步構建上下銜接、系統完備的組織責任體系。目前共設立各級林長153人,監管員7人,鄉鎮、林場護林員18人。二是建立完善權責清晰、職責明確的組織制度體。充分發揮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部門協作、信息報送、考核評價等配套制度作用,切實促進興慶區林長制工作規范化運行。2024年以來,召開縣級總林長會議1次、副總林長專題會議1次、部門聯席會議1次,部署研究林長制工作,切實壓實各級林長工作責任,協調解決森林、濕地等生態資源保護和森林草原防火、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等重點問題。總林長率先垂范,規范開展巡林,協調解決問題。截至目前,各級林長累計巡林1566人次,護林員累計巡林235人次。林長辦公室制發工作簡報14期,舉辦各級林長、護林員等培訓班2期。
緊密配合,堅持在部門聯動上凝心聚力。一是建立林警長體系,嚴厲打擊涉林草違法犯罪行為。推進“林長+檢察長”體系建設,按照區域包片責任制設立7名檢察長、94名生態警長,依法落實森林草原管理保護職責,協同推進涉林草濕違法線索查處,促進林長依法履職盡責,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部門齊抓共管,合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注重統籌謀劃,持續完善部門聯動和協調推進機制,實現“林長+生態警長”深度融合,在森林草原防滅火、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開展聯合巡查執法,實現林草資源行政執法和司法機關刑事執法的優勢互補,同時結合林長制宣傳活動等,開展“林長+生態警長+護林員”、“林長+檢察長+生態警長”聯合巡林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工作質效。
聚焦重點,堅持在國土增綠上持續發力。“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興慶區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一是著力推動科學“增綠”。編制《興慶區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三年規劃》,對興慶區轄區現有林地資源、城區內道路、小區、校園等綠化以及農田防護林、溝渠水系沿線、道路防護林等可造林空間進行詳細摸排,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持續做好造林綠化和苗木撫育工作。今年以來,完成2024年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國土綠化“雙重”任務474畝,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120畝任務。二是著力推動全面“護綠”。大力倡導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積極組織轄區群眾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提高全民植樹意識,鼓勵大家做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推動者。2024年,組織開展“植樹共攜手 同筑綠色夢”義務植樹活動1次,在黃河東岸植樹點、銀川市第31中學植樹點、興慶區第34小學植樹點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栽植樟子松、白蠟、西府海棠等喬木11000余株,栽植金葉榆、紫葉矮櫻等灌木3萬余株,種植面積共計174.1畝。同時,結合“3·12”植樹節、“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等主題活動,開展宣傳活動6次,營造全社會保護林草資源的濃厚氛圍,縱深推動林長制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多維施策,堅持在資源管理上盡心盡力。一是筑牢林草資源安全堅固防線。一方面,按照積極防范部署的要求,發揮林長制作用,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火職責,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切實加強森林草原防火監測,2024年以來,先后召開7次森林草原防火專題會,及時研究解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發布張貼《興慶區森林草原防火禁火令》50張,扎實開展排查,嚴格控制火源,加大重要時間節點和重點區域火災防控力度。另一方面,以林長制助力,層層壓實防控責任,簽訂《銀川市興慶區2024年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目標責任書》。截至目前,綜合利用“人防、物防、技防”多種監測手段,懸掛相關誘捕器60個,布置鼠兔害捕鼠器400個并持續監測中,轄區監測覆蓋率達到100%,同時,針對轄區內常見病蟲害進行分類研判、分類防治,累計完成轄區食葉害蟲化學防治作業0.5萬畝,蛀干害蟲打孔注藥防治1萬余株,常態化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確保林草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二是全力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屏障。野生動植物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中之重,興慶區建立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聯動,開展督導檢查,對轄區內農貿市場、花鳥魚蟲市場、旅游景區、湖泊濕地、進行了重點走訪和摸排,2024年以來,累計救助野生動物6次。積極開展草原禁牧、違法盜挖盜采野生動植物等資源工作,日常巡查20余次,共出動人員80余人。同時,完成天然林保護任務國家級公益林1.18萬畝、地方公益林5.97萬畝,完成森林督查圖斑核實工作,無違法案件圖斑,依法嚴格把關草原征占用審查,加強草原保護日常巡查。
銳意進取,堅持在推進改革中激發活力。一是根植實際精準化確權,用心繪制山林權屬清晰圖。繼續梳理可確權地塊,持續清理解決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做到應頒盡頒、應發盡發,加快完成確權工作。截至目前,興慶區林權類不動產調查確權登記項目已完成外業調查圖斑9377個,并按照外業調查時記錄權屬臨時編號所對應的權利人、坐落、四至、權力類型、承包信息等權屬及種植有關信息,將外業調查9377個圖斑進行數據整合。確認對寧夏綠創林業集團有限公司、興慶區掌政鎮橫城村林地進行確權。已收集頒發林權證共計兩本,分別為河東生態園藝實驗中心面積為18432.3畝,期限為70年;個人承包戶周永峰面積為40.5畝,期限為30年。二是因地制宜科學化探索,全心驅動林下經濟活力源。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發展林下經濟、參與生態修復,調動林農發展林下經濟積極性,實現林業增效、農民增收。2024年上半年,推行林畜、林菜、林瓜和林下森林景觀利用等多種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林下種植面積400余畝、林下養殖1.5萬只。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