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興慶區自然資源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委關于林草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錨定目標、精準發力,以強化林長責任落實為突破口,嚴格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全力提升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興慶區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根基,以綠色之筆勾勒高質量發展藍圖。
聚焦“治林”建體系。始終堅持把全面推行林長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化“林長+生態警長”“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明確“縣-鄉-村護林員”包保責任,召開縣級林長會議1次,發布林長令1份,雙總林長批示10余份,確保了組織領導有力、任務部署精準。充分發揮14名管護員的作用,全網格、常態化、無死角開展巡查巡護,實現了林草資源管理全覆蓋。截至目前,縣鄉村三級林長累計開展巡查1812次。同時,健全完善部門協作、督促落實、考核激勵等配套制度,推行林草資源保護發展工作機制,協調解決林草重難點問題2個,推動林(草)長制工作見行更見效。
聚焦“造林”筑屏障。建立“任務清單+進度臺賬”推進機制,科學實施林草資源提質工程,細化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道路防護林建設、防沙治沙等具體目標共2.22萬畝,其中:完成林草濕荒中幼林撫育任務2200畝、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森林質量提升補助森林資源管護補助項目任務19621畝,“三北”工程鞏固防沙治沙成果任務1742畝、244國道兩側生態修復項目任務640畝、毛烏素沙地流動沙地全面固定300畝。同時,按期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在黃河東岸植樹點栽植刺槐、新疆楊、連翹、側柏等喬灌木3000余株,總面積20畝,有效保障了森林覆蓋率由5.75%提升至5.85%。
聚焦“護林”強監管。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的方針,發揮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等職能,遏制林業有害生物的滋生和蔓延,完成食葉害蟲化學防治作業0.5萬畝,蛀干害蟲打孔注藥防治1萬余株、草原鼠兔害防治20000畝,監測覆蓋面達100%,切實守護區域生態安全。嚴厲打擊資源違法行為,落實 “兩人執法、亮證執法” 要求,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開展涉企檢查10余次、聯合執法檢查4次,辦理行政復議答復11次。聯合相關部門累計接收公安機關移送案件9起,辦理行政處罰案件45起。持續規范做好重點項目使用林草地審批,協助企事業單位辦理占林占草地征占用許可件28件、辦理用于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設施許可永久占用13件、草原臨時使用許可15件。
聚焦“用林”促發展。堅持把推進林長制與培育林草產業、推動鄉村振興、改善民生有機結合,推進林藥、林蜂產值更高的林下經濟項目發展,初步形成“林禽+林菜+林苗”模式,打造4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完成林下種植700畝、林下養殖4.2萬只、林下養蜂200箱,年產值達300萬元。新制定《進一步扶持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重點支持擴大種植規模、品牌建設、人才培育。成功舉辦“興慶蘭花節”,聯動花卉小鎮推出“花藝體驗+農產品市集”模式,實現銷售額超80萬元,同步通過直播帶貨成交20萬元,有效提升“塞上花都”品牌影響力。核定現代枸杞產業和特色經濟林產業5572畝,經果林3499.8畝,產量1200余噸,產值達4000萬元,同時通過“企業+農戶”合作經營模式,企業每年用工約4000人次,為當地農戶帶來人均1000多元的年收入增長,帶動周邊移民群眾穩定脫貧致富。
下一步,興慶區林草局將以全面落實林長制為總抓手,以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為統攬,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抓實抓細林草項目謀劃建設、林草產業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草資源監管等重點工作,持續在護綠、增綠、用綠、活綠上下功夫,不斷提升林草資源保護利用水平,加快推動轄區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首頁
政府信息公開
新聞中心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
美麗興慶

